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保华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核心,创新工作思路、转变服务理念、厚植为民情怀,不断描绘和睦、和顺、和谐、和美的民族大团结画卷。
突出党建引领,保障工作实效。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全乡重要议事日程,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亲自督,工作开展“周调度、月总结、季考评”机制,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向准、思路清、有人抓。同时,多途径、多载体宣传“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利用“月连保华”公众号、各村微信群等推送民族团结进步知识130余次,制作固定标语、张贴海报等40余处,全乡各族干部群众知晓度、满意度和参与度显著提升。
突出“三治”建设,夯实团结基础。自治“促”文明新风。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常态开展移风易俗,建立红黑榜5处、表彰创建示范户80余户,进一步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法治“护”辖区平安。以“平安村”创建为载体,结合“一村一网格”、雪亮工程、红袖标队伍等,常态开展走访、巡查,大力宣讲法律法规、民族团结进步等相关知识300余次。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德治“建”和谐邻里。组建“乡贤”和“言子话”宣讲队,用乡音传递真情、用真情交换民心,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讲200余次,受教育群众达2700余人;评比平安、文明家庭户等150余户,不断引导群众向善、向上、向美,全面构建和谐美好家园。
突出民生保障,引领全面发展。全力做好脱贫巩固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争取各类资金320余万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排污、消防、道路等设施水平。利用电商、微信等平台,帮助各族群众销售甜樱桃等水果230余万斤,实现创收1300余万元,户均增收8000余元。积极申请各类资金2200余万元,实施村级休闲农庄、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道路交通等项目建设,采取优先聘用脱贫户、监测户、特殊困难户等群体,有效解决疫情期间群众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同时,根据各族群众就业意向精准开展建筑、旅游、厨师等专题技能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3次,覆盖100余人次,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30余个,有效带动1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