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双河镇始终心系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千方百计不断扩大粮食播面、夯实农田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推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创新“三项举措”,破除群众种粮顾虑,不断扩大粮食播面。受疫情影响,增加群众收入是今年农业工作的关键,双河镇创新“三项举措”不断扩大粮食播面,全面带动群众增收。一是全面摸清家底,层层压实责任。在春耕生产关键时期,组织镇村两级干部230余人走访农户4578户,大力宣传国家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粮食补贴相关政策,积极动员群众扩大粮油、蔬菜等农作物播种面积;同步与辖区14个行政村、2个农业园区签订目标责任书16份,与各村驻村领导、支部书记签订“军令状”16份,每季度对各村粮食播种完成情况进行通报,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落实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组织开展“助力春耕送化肥”活动,为种粮群众发放有机化肥16吨,解决急缺大豆种子4.5吨,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压力;及时兑现实际种粮补贴80136元;全镇申报油菜种植补贴1001.5亩,每亩一次性补贴213.13元,共计补贴21.3万元;同时积极引导群众购买玉米保险2235.27亩,今年理赔金额达5000余元,将自然灾害对农民种粮损失降到最低,不断提高群众种粮积极性。三是夯实农业基础,创新技术服务。争取项目资金1200余万元,实施草坪、团结等6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光伏灌溉、产业道路提升等方式,1200余亩土地质量得到精细改良,促进农业增产增值;落实农技服务指导,定期开展农业种植技能培训,大力推广季节换种,农作物套种等配套技术和模式,不断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群众收入。截止目前,全镇粮食播种面积达8812亩,同比增长23%,超额完成目标任务1030亩;其中,油菜、大豆等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总播面达2300余亩,同比增长28%,创5年来历史最高。
二、蹚出“三条路径”,突破撂荒地复垦困境,实现撂荒清零。坚持藏粮于技,藏粮于地,坚决杜绝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是做好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今年来,双河镇成立镇村两级撂荒地复垦领导小组,扎实开展耕地撂荒摸排工作,摸排统计全镇撂荒耕地279.45亩,落实一村一案,一户一策,因地制宜,多措并举,通过“三条路径”全力推进撂荒地复垦工作。一是群众自行复垦。坚持一户一策,压实村组干部责任,积极动员群众自发复垦,通过扩大玉米、土豆、蔬菜播种面积,完成撂荒地复垦93.5亩。二是通过村集体复垦。完成团结村、黄土坪流转土地300余亩,通过村合作社播种油菜实现全部复垦。三是采取项目复垦。积极争取大寨村土地整理项目,完成土地整理359亩,完成撂荒耕地复垦133亩。
三、突出“三个带动”,实现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带动群众增收。为全面带动全镇脆红李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双河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李子园区形成园区+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从“三个带动”不断壮大脆红李产量,实现互利共赢。一是从技术管理服务上实现带动。李子园区发挥技术优势,每季度组织各村种植户从田间管理、技术施肥、枝条修剪等技术方面开展培训,提升散户管理水平。二是在群众增收上实现带动。积极吸纳群众就地务工,每年吸纳务工人次2000人,发放土地流转费和务工费达200万元;三是在产品销售上实现带动。受疫情影响,今年,辖区各村脆红李出现滞销,李子园区通过与鑫荣懋销售合作积极收购大寨、顺河、张梁等村农户脆红李35万余斤,通过公司冷链物流车辆及时销往浙江、上海等地,预计今年实现销售额800万元,全面带动群众增收。
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双河镇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关于农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一是扎实做好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借助九绵高速、双九路建设带来的交通枢纽发展机遇和双河农业优势资源,积极争取双河镇物流中心建设,突出交通枢纽的配套服务功能,全面壮大农业服务物流设施,全面壮大全镇农业产业。积极构建罗依片区以两个园区为核心抓农旅融合产业,双河片区围绕物流中心建设,抓服务业的发展格局。二是持续壮大农业产业发展。立足农业发展和交通枢纽先决条件,建设以双河为中心的全县仓储物流中心,构建“1+2”产业发展格局,形成现代物流中心和2个农业产业园区协调发展,形成山上抓产业,山下抓服务业的产业布局。不断壮大葡萄园区和李子园区,积极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两园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全面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做好李子园区农产品深加工,强化品牌建设,加快农业精品化、标准化发展步伐,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切实发挥区位优势,注重生产布局,巩固提升葡萄园区、青脆李基地等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一园多区”农业产业格局。加快实施草坪提灌溉工程,加快草坪,团结、蔬菜基地建设,进一步壮大“休闲式消费”采摘、农家乐体验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进农民触“网”,搭建便捷高效销售平台,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群众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